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|手机浏览
普通会员

田阳华伟吊装工程有限公司

百色田阳区吊车吊装服务;各种吊车、工程机械租赁;物流运输服务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吊车液压油出现乳化现象时该如何处理?
新闻中心
吊车液压油出现乳化现象时该如何处理?
发布时间:2025-10-14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   在吊车的日常运行中,液压系统堪称“动力心脏”,而液压油则是维持这一心脏正常跳动的“血液”。一旦液压油出现乳化现象,就如同血液出现异常,不仅会影响吊车的正常作业,还可能对液压系统造成严重损伤,引发一系列故障。因此,及时、正确地处理液压油乳化问题,对保障吊车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。​
    一、认清液压油乳化的危害,不可掉以轻心​
    液压油乳化,简单来说就是液压油中混入了水分,导致油和水无法均匀分离,形成乳浊液。这种现象看似只是油的状态发生了改变,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害。首先,乳化后的液压油润滑性能会大幅下降。原本液压油能在液压元件的摩擦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油膜,减少元件间的磨损,而乳化后油膜容易破裂,元件磨损加剧,使用寿命大幅缩短。其次,水分会加速液压系统的腐蚀。液压系统中的金属元件长期与含水分的乳化油接触,容易发生氧化腐蚀,产生铁锈、铜绿等杂质,这些杂质又会进一步污染液压油,形成恶性循环,堵塞液压阀、滤芯等关键部件,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、动作迟缓甚至失效。另外,乳化的液压油还会降低其粘度和抗泡性,影响液压系统的传动效率,可能导致吊车无法正常提升重物、回转或变幅,严重时甚至引发安全事故。​
    二、液压油乳化后的紧急处理步骤,及时止损是关键​
    当发现吊车液压油出现乳化现象时,切忌抱有侥幸心理继续使用,应立即停止吊车作业,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紧急处理,最大程度减少损失。​
    (一)彻底排空乳化液压油​
    首先,要将液压系统内所有乳化的液压油彻底排空。在排空过程中,需注意打开液压系统的所有放油口,包括油箱底部的放油阀、液压泵、液压马达以及各液压缸的放油螺塞,确保系统内残留的乳化油尽可能排出干净。同时,要准备好专用的容器收集排出的乳化油,避免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,后续可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或回收。​
    (二)清洗液压系统部件​
    排空乳化油后,需要对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全面清洗,以去除系统内残留的杂质、水分和乳化油沉淀物。清洗时,可使用与系统匹配的专用清洗油,按照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流程进行循环清洗,清洗时间一般建议不少于2小时,确保清洗彻底。对于油箱内部,要先用高压空气吹净灰尘和杂质,再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内壁,必要时可使用中性清洁剂进行清洗,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,确保油箱内无任何残留的水分和清洁剂。此外,液压滤芯是过滤杂质的重要部件,乳化现象发生后,滤芯很可能已经堵塞或污染,必须及时更换新的滤芯,防止杂质再次进入液压系统。​
    (三)加注新的合格液压油​
    清洗完成后,即可向液压系统内加注新的、符合系统要求的液压油。在选择液压油时,要严格按照吊车使用说明书的规定,确定液压油的型号、粘度等级和质量标准,避免使用劣质或型号不符的液压油,以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或再次引发乳化问题。加注过程中,要注意保持加注环境的清洁,避免灰尘、杂质混入油中。同时,要控制好加注量,使油位处于油箱油位计的正常刻度范围内,油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。加注完成后,启动吊车发动机,让液压系统在无负荷状态下运转一段时间(一般为10-15分钟),使液压油充分循环,排出系统内的空气,并检查各液压元件的运行情况,观察是否有泄漏、异响等异常现象。​
    三、深入排查乳化根源,从源头杜绝问题复发​
    处理完乳化的液压油后,不能就此结束,还需要深入排查导致液压油乳化的根源,只有找到问题所在并彻底解决,才能有效杜绝乳化现象再次发生。​
    (一)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性能​
    液压系统密封不良是导致水分进入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因此,首先要全面检查系统的密封件,包括各液压管路的接头密封、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轴端密封、液压缸的活塞密封和活塞杆密封等。查看密封件是否出现老化、磨损、变形或损坏的情况,密封面是否有划痕、杂质等影响密封效果的问题。一旦发现密封件损坏,应及时更换新的密封件,并确保安装正确、密封可靠。对于管路接头,要检查螺栓是否松动,必要时重新紧固,确保接头处无泄漏。​
    (二)排查油箱呼吸阀和加油口​
    油箱呼吸阀是平衡油箱内外气压的关键部件,同时也能防止外界水分和杂质进入油箱。如果呼吸阀的干燥剂失效、滤芯堵塞或阀体损坏,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在油箱内外温差变化时凝结成水滴,进入液压油中,导致油液乳化。因此,要定期检查呼吸阀的工作状态,及时更换失效的干燥剂和堵塞的滤芯,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呼吸阀。此外,油箱加油口的密封盖也要检查,确保密封盖完好无损,盖合紧密,防止雨水、灰尘等通过加油口进入油箱。在加油时,要选择在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,避免在雨天或潮湿环境下加油,同时要确保加油工具和加油口周围的清洁。​
    (三)检查液压系统的冷却装置​
   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,通常需要通过冷却装置(如冷却器)进行降温。如果冷却装置出现泄漏,冷却水就可能进入液压系统,与液压油混合导致乳化。因此,要仔细检查冷却器的管束、法兰接头等部位,查看是否有漏水现象。可通过压力测试的方式检测冷却器的密封性,若发现泄漏,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冷却器。同时,要定期清理冷却器表面的灰尘和污垢,保证冷却效果,避免因冷却不良导致液压油温度过高,加速油液老化和水分蒸发,间接增加乳化风险。​
    (四)关注作业环境和操作习惯​
    吊车的作业环境也会对液压油是否乳化产生影响。如果吊车长期在潮湿、多雨或高粉尘的环境下作业,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更容易进入液压系统。因此,在这种环境下作业时,要加强对液压系统的防护,如在油箱呼吸阀处增加防雨罩,定期清理液压系统外部的灰尘和杂物。此外,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也很重要。例如,在吊车停机后,若未及时关闭液压系统的开关,或在维护保养时操作不当,都可能导致水分进入系统。因此,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,规范操作流程,提高操作人员的维护意识。​
    四、日常做好预防措施,降低乳化风险​
    与其在液压油乳化后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进行处理,不如在日常使用中做好预防措施,从根本上降低乳化风险,保障液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。​
    (一)定期检查液压油状态​
    定期检查液压油的外观、颜色、粘度和油位,是及时发现乳化问题的有效方法。一般建议每周至少检查一次,在吊车作业前或作业后进行。正常的液压油应呈透明或淡黄色,无异味、无杂质、无分层现象。如果发现液压油颜色变浑浊、出现白色絮状物或分层,或油位异常变化,应及时进一步检查,判断是否出现乳化或其他问题。同时,要按照吊车使用说明书的规定,定期对液压油进行取样检测,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分析油液的水分含量、粘度、酸值等指标,准确掌握液压油的质量状况,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更换液压油。​
    (二)按时更换液压油和滤芯​
    液压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,会逐渐老化、变质,性能下降,同时也会积累大量杂质和水分,增加乳化风险。因此,要严格按照吊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,按时更换液压油,一般情况下,液压油的更换周期为6-12个月或作业小时数达到规定值(具体以说明书为准)。在更换液压油的同时,也要一并更换液压滤芯,确保滤芯的过滤效果,防止杂质进入液压系统。更换液压油和滤芯时,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,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确保更换彻底、安装正确。​
    (三)保持液压系统清洁干燥​
    保持液压系统的清洁干燥是预防乳化的重要措施。在日常维护保养中,要定期清理油箱、液压管路、液压元件表面的灰尘、油污和杂物,避免杂质进入系统。在打开油箱加油口、检查口或拆卸液压部件时,要确保周围环境清洁,必要时可使用干净的塑料布或抹布进行遮盖,防止灰尘、杂质落入。同时,要避免液压系统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,在雨天作业时,要做好防雨措施,防止雨水进入油箱或液压系统内部。​
    (四)规范操作和维护流程​
   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吊车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避免违规操作导致液压系统损坏或水分进入。例如,在吊车启动后,应先让液压系统在无负荷状态下运转一段时间,待油温升高到正常工作温度后再进行作业;在作业过程中,要避免液压系统长时间处于高压、超载状态,防止液压油温度过高;在停机前,应先将液压系统的压力释放,避免系统内残留高压导致密封件损坏。此外,要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,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,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,确保液压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​
    总之,吊车液压油乳化问题看似复杂,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,深入排查根源,并在日常做好预防措施,就能有效应对这一问题,保障吊车的安全稳定运行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降低运营成本。​